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经历短暂的抑郁情绪,这些情绪可能因现实挫折、压力事件或丧失体验而产生。然而,这些情绪通常不会持续太久,并能在现实境遇发生改变时得到缓解。对于因现实挫折引发的轻度抑郁,它可能具有某种“适应性”心理功能,旨在提示个体面对不愿回避的情境,体验必要的痛苦,并反思涉及人生或人际互动的重要问题,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。这种“抑郁创造思想”和“抑郁修正自恋”的观点,体现了抑郁在人生经历中的正面作用。
据1994年美国全国共病率调查,单项重度抑郁障碍的终生发病率男性为13%,女性为21%,男性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。然而,由于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式多样,不同来源的抑郁发病率数据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。这导致“抑郁”这个词被用来描述各种心理状态,而未能区分不同等级的抑郁。例如,“抑郁及心境障碍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率的15-20倍,它大概是所有焦虑障碍的总和”,或者“现在抑郁症不得了!至少有20%的人都有抑郁症”等说法,都是粗糙且不负责任的。
值得注意的是,抑郁情绪并不等同于抑郁障碍,抑郁型人格与抑郁障碍有明确的区别,而抑郁障碍也不代表自杀的代名词。临床上需要谨慎鉴别不同程度的抑郁及其潜在危害,这种态度有助于对自杀后果的科学防范。
(一)非心境障碍之抑郁状态
非心境障碍的抑郁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,通常是由近期压力事件导致的。这些事件可能包括极大的现实挫折或强烈的丧失体验。以下是两种容易导致抑郁的情况:丧失性抑郁与产后抑郁。
A.丧失与悲伤过程中的抑郁
通常认为,悲痛是个体在亲人去世后的一种必然心理过程。与女性相比,男性在悲痛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更艰难的心路历程。这可能是因为男性在情感表达上本身就比女性脆弱,或者因为社会期待男性坚强,使得男性在表达脆弱情感方面更加困难。
鲍尔比(Bowlby,1980)观察到,在失去配偶或家庭亲密依恋对象后,个体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:麻木和怀疑、对逝者的强烈思恋与渴望、混乱与绝望,以及不同程度的生活重建重组。当个体开始接受丧失的不可逆转性时,绝望情绪油然而生,并开始放弃既有的思维、感受和行为模式,试图建立一个新的身份。这一过程有助于个体逐渐过渡到生活重建阶段。
面对丧亲之痛,大多数个体能够顺利地表达悲痛,说明心理适应功能良好。那些未能表达悲痛的个体反而更令人担忧,他们可能陷入紧张、急躁,并伴随头疼、心悸等生理症状,或者产生抑郁。
B.产后“抑郁”
尽管生孩子是一件喜事,但产后抑郁却是一个普遍而非个别现象。美国的一项报告显示,在分娩后的10天之内,产妇产生抑郁情绪的比例高达50-70%。产后抑郁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,包括缺乏社会支持、缺少配偶关爱、适应新身份困难,或者新生儿的出现与母亲的预期不相符等。
(二)轻度至中度抑郁
心境紊乱是否达到心境障碍的程度,取决于诊断评估过程中的临床经验和对患者抑郁状态的直觉体验。在DSM-IV-TR中,轻度至重度抑郁包括两个主要类别:伴抑郁适应障碍与心境恶劣。
A.伴抑郁适应障碍
这类障碍指个体因生活中出现突发性的心理社会应激(但不包括丧失所爱之人引起的单纯性悲伤)而出现社会功能或职业功能受损,但未达到重度抑郁的程度。当应激源停止或新的适应水平建立之后,个体的抑郁情绪会得到缓解。如果应激源停止后,个体的问题仍未得到缓解,则应考虑诊断为重度抑郁或其他类型的心境障碍。
B.心境恶劣
心境恶劣是一种莫名的情绪低落状态或抑郁状态,它不需要有可识别的诱发事件或情境存在。在DSM-IV-TR中,心境恶劣有明确的诊断标准,主要包括长时间处于忧郁状态,以及至少具备其他两项症状,如食欲不振或进食过多、失眠或嗜睡、精力不济或疲劳等。
(三)重度抑郁
依据DSM-IV-TR的诊断标准,对重度抑郁障碍进行诊断时,需要留意以下三点:
首先,患者仅有(至少开始时仅有)重度抑郁的症状表现;
其次,患者的状态不能很好地用其他障碍(包括人格障碍)来解释;
最后,从未有过躁狂发作、轻躁狂发作或双相混合发作。
需要注意的是,抑郁障碍(包括轻度抑郁)很少会在缺乏明显焦虑的情况下发生,也就是说,抑郁障碍患者伴随有焦虑情绪是十分常见的共病现象。然而,焦虑与抑郁在症状表现上存在一个明显区别:焦虑有“白昼减轻夜间加重”的规律,而抑郁则不存在这种昼夜变化。
认知、动机及生物学症状与抑郁:重度抑郁不仅存在某种无法表达的悲伤(心境)体验,而且存在各种严重的认知、动机偏差和生物学症状,包括:无价值感、动机(兴趣)水平下降、定向感变弱、内疚、缺乏活力、因心事重重而无法应对正常活动、人际回避、胃口下降和清晨早醒等生理症状。
抑郁症状的阶段性:过去我们认为抑郁一般不会发生在儿童期,现在有理由认为,儿童同样可能因为缺失正常监护或监护不当而产生抑郁。尽管抑郁的心理创伤根源在幼年早期,但总的来说,抑郁的高发期是青春期。大约有15-20%的青少年可能在青春期的某一时间段经历重度抑郁障碍。
重度抑郁障碍有几种亚型,包括伴忧伤特征的重度抑郁发作、精神病性的抑郁、非典型性重度抑郁,以及抑郁的周期性或季节性发作。
理解这些亚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抑郁,并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支持。尽管这些亚型可能反映了我们对抑郁规律的不完全了解,但它们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电气二极管笔记,本文标题:《抑郁的几个不同的等级 》